嘉道年间的紫砂壶发展
发布时间 2011-06-26 浏览 5274 次

  乾隆年间陶瓷艺术的繁缛之风有所抬头,紫砂壶的造型装饰上也出现了“炉均釉”等华丽装饰,在紫砂胎上彩绘、描绘、泥绘、贴花、镂空、包嵌等,以适应世俗需求和宫廷趣味,这和紫砂陶的质朴无华显然是不类的。

  陈鸿寿的出现扭转了这个颓势。他设计的紫砂壶,一扫繁复粗俗的格调,洋溢着清新自然之风。继后的邵大亨,以其不俗的审美取向和顽强的价格精神,以及出众的技艺,打开一片雄健挺拔的艺术天地,与黄玉麟一起,在晚清历史上留下浓抹重彩的一笔。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曼寿、曼公,还有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等别称,他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于道光二年(1822),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六年(1801),他应科举拔贡,以古学受知于大学者阮元,“朝考以知县用,分发广东,丁忧服阙,奏留江南,署赣榆县补溧阳县,擢河工江防同知,迁海防同知”。“陈鸿寿……性好交游,于学多通解。自以为无过人者,遂一意篆、隶、行、草书,为诗不事苦吟,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