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砂的考古发现
发布时间 2011-07-01 浏览 7109 次
弃置于窑旁。如李斗《扬州画舫录》说时大彬“……蝉(chan)以折火,审候以出,雅自矜重,遇不惬意, 辄碎之,至碎十留一,皆不惬意,即一弗留”。因此,要在蜀山窑址的数万片残器中比对出名家遗作,应是可遇不可求的。

  尽管如此,蜀山考古出土的大量残器中仍然有丰富的潜在 讯息值得探讨。例如在清代早中期地层出土的铺砂残壶,即与一件传世的铺砂双提梁大壶完全一致。此外,另一件出土的直筒壶残件,其形制与工艺特征与台湾成阳基金会所藏1785年之前输入瑞典的直筒紫砂壶几无二致。此件提梁壶输入瑞典后,被加以金属镶饰, 从提梁把上的铭文可知是1785年由瑞典银匠皮特•约翰•尼育斯特德(Peter Johan Ljungstedt)装镶干斯德哥尔摩。

  1997年底与1998年初春,扬州唐城考古队在扬州老城区大东门街南侧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在清代地层内清理了6 口清代古井,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青花杯、盘,也伴出数十把紫砂壶、汤匙等,其中基本完整的紫砂壶有十余件。据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李久海介绍,由伴出的青花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