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斗就是“采光井”,它在天井上加盖了一个装有玻璃亮丽的小屋顶,高出檐口的部分有时还装上活动门。“天斗的应用是因地制宜的一项创造。”李百浩用鼠标点着电脑显示屏上一幅幅绘图和照片说,“在这个地区多雨,天斗能蔽雨,它还把天井的室外空间变成了室内空间。”还有更奇特的一种天井叫“亮斗”,这也是借用当地人称呼的,有人叫“斗窗”。湖北和江西一些地区民居有这样的特殊形式。它是一个围成棱台形的木质采光井筒,上覆亮瓦接屋顶,下开口连在屋顶储物阁楼的底板上,天光通过这个斗聚集下泻到房屋。各式各样的院落,天井、天斗、亮斗,在李百浩眼中都是通风采光的区域,他是学者,学者要严谨,所以他都一一测量,比如他用风速仪测天井天斗下的空气对流速度和方向。
李百浩不仅是学者,他还是文化传播者。他对一切古村镇研究,都始终围绕着文化的中心。还是羊楼洞和新店这两个最喜爱的因茶而生的古镇,他寻觅着百年前俄国茶商收茶、制茶、运茶、贩茶的线路,这条茶叶之路,从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