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背景条件--多民族文化乡和县古茶乡背景
发布时间 2011-07-08 浏览 27418 次
古老神奇的拉祜族历史、多彩的拉祜族文学艺术、古朴多样的拉祜传统等文化。澜沧县提出"拉祜文化兴县"发展战略。

(3)澜沧县景迈芒景古茶园共1.6万亩栽培型,至今已种植1826年,被称为"世界茶树博物馆"、是澜沧悠久茶史的见证和"活化石",已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评审委员会列入全国首批申报的25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之一,是澜沧县第一个支撑性旅游景区项目。

(4) 澜沧县委、县政府2006年立"澜沧景迈芒景古茶园旅游开发项目"并实施。

4、多民族组成的哈尼族乡文化背景

惠民是以哈尼族(5529人)为主,傣族(2562人)、布朗族(2528人)、拉祜族(1546人)、佤族(429人)、彝族(251人)等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哈尼族乡。

(1)布朗族

1)源流: 布朗族早在唐宋时期就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活动生息,称为"朴子蛮",是县境内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元代称为"蒲蛮"。清代称"蒲人"。民国时期称为"蒲满",自称"布朗"、"阿娃"。新中国建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定称布朗族。全县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惠民乡芒景村、谦六乡打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