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背景条件--多民族文化乡和县古茶乡背景
发布时间 2011-07-08 浏览 27423 次
南部地区,与当时的一些氐羌语族被泛称为"昆''或"昆明",过着游猎生活。约在唐南诏国至宋大理国时期,被称为"锅锉蛮"的拉祜族先民分为东西两路,先后渡金沙江进入今丽江、大理和楚雄一带。约在宋末元初,西路拉祜纳支系越澜沧江进入今临沧地区,尔后,有部分约于明末进入澜沧境内;东路拉祜西支系约于元代至清初相继从楚雄一带进入景东、镇沅、墨江、景谷、普洱一带。清雍正六年(1728)后,拉祜族大量迁入澜沧。 "拉祜"是团结幸福的意思。拉祜族是澜沧县的主体民族。

2)语言:汉藏语系藏缅浯族彝语支。拉祜族原无文字,以刻木记事,结绳记数。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浸信会传教士永伟里父子在糯福传教期间,用拉丁字母拼成拉祜语传授教义,形成了一套拉祜文(老拉祜文),但懂这种拉祜文的人很少。

3)社会经济

A、社会经济形态

卡些制度历史上,拉祜族长期处于部落制,过着族内婚制的大家庭公社生活,有庞大的村社和部落组织。一个村寨为一个"卡",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军事单位。"卡"的首领是"卡些"。明代以后,随着土司制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