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鹤庆、丽江、中甸的马帮南下,深入到思茅、佛海(勐海)和易武等地,收购
茶叶驮运至西藏销售。清宣统二年 (1910)九月,修通了滇越铁路,即从越南河内进入中国的河口、经碧色寨、阿迷州(今开远)、婆合(今盘溪)、宜良到昆明。民国11年(1922)民间商贾投资修建了个(旧)碧(色寨)石(屏)铁路;在公路方面到民国 26年(1937)云南省公路总局已修通滇西、滇东等地段公路;到1939年滇缅公路通车后,昆明至缅甸的路程只需七八天了。后又修建中印公路(即滇缅公路保山至缅甸密支那,再到印度雷多,总长1124公里。)随后因藏区动乱,滇藏运茶路线阻塞,至民国2年(1918)开始打通滇、缅、印藏的商道,可将茶运至缅甸昔下或瓦城(在曼德勒至腊戌铁路线上),再转火车运到仰光,转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后,由陆路经尼泊尔、不丹至我国西藏日喀则、拉萨等地。在1928年前后滇茶销往西藏的茶达1500包,1800担。据《普洱府志》记载,由晋洱出境的茶马商道有东北、南、西北、东南、西南五路。1939年滇缅公路通车后,滇茶又可借汽车进入缅甸、印度再转运西藏;也可从勐海至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