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器——紫砂的真相
发布时间 2011-07-13 浏览 14747 次
来说,发生在2010年5月的两条新闻都是能导致价格上扬的利好消息。

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变作坊为工厂”的努力,今天看来是失败的。

尽管宜兴紫砂工艺厂还在,甚至还兼并了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但车间没有了,被隔成若干个产品陈列室,没有流水线,有的只是一间间个人工作室……这样的组织形式,顶多只能算一个产业联盟体,原有的“陶业合作社”的称呼,似乎更为贴切。

这一景象于我并不陌生。过去几年里,我一直生活在景德镇,那里发生的产业变化与宜兴的当下如出一辙。

在新中国最初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景德镇陶瓷业得到国家全面的扶持与发展,1966年以前,景德镇10大瓷厂的生产格局与规模已经形成,业界甚至有“为6亿中国人制造饭碗”的形容。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景德镇搞产业结构调整,10大瓷厂逐一解体。

景德镇人普遍认为这是他们日用瓷生产式微的根本原因。

大型国有企业的解体,直接导致景德镇日用瓷生产与销售的彻底下滑,成为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