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现代宜兴紫砂工艺发展
下一主题:宜兴紫砂历史简述
在古代,宜兴丁蜀的传统是农忙种田,农闲烧窑,徐“庄主”就想在30亩陶庄内重现这种原生态紫砂文化,他把濒临消失的农业用风车、水车、拖车、石臼、磨盘都收集起来放在陶庄。陶庄里有果园、菜园、花园,有麦田稻田鱼池,还有鸡舍鸭舍,徐秀棠在这里还原了千百年来紫砂陶艺生存和演进的土壤。
“我今年70岁了,时间宝贵,把要做的事排一排,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长乐陶庄,它是超越时空的,不光属于我,更是敬献给紫砂艺术的,我从紫砂那里得了名得了利,应该对紫砂事业尽份力。”徐秀棠说。
传统也要跟着时代走
徐秀棠工于陶刻,字画俱佳,尤其在紫砂雕塑方面有开创性贡献,《坐八怪》、《丙寅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