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九年(1744年),
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规定贡茶品种为“芽叶、团茶”,普洱府每年拨出采办贡茶的专款“例银”。普洱贡茶沿贡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时167年。贡茶初期采自六大茶山,渐以易武茶山为主,加工也由初期思茅厅专设“茶店”,渐以茶商设庄、官府监制为主,加工贡茶的茶庄一时名声大噪,如易武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茶庄,因敬献“易武正山七子饼茶”而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李开基、车顺来被光绪皇帝敕授“例贡进士”,其中李开基还被吏部敕命为修职佐郎。因此,易武被誉为“贡茶之乡”。贡茶大量入京,
普洱茶在京城宫廷内外获得好评,声名远播,《普洱府志》中就有“
普洱茶名重京师”、“誉享京华”的记载。
4?郾易武是普洱茶交易的次中心。“茶马古道”源远流长,与普洱茶相生相伴,唐朝已具雏形,宋、元相继拓展和延伸,明、清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普洱为中心,辐射四面八方的多条通道,如著名的普洱至昆明连接内地的“官马大道”、由普洱通往西藏的“官马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