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有一个极特殊之处,就是“未完成”的留白。听古琴,中间的空处你用心去补。看国画,那空白处是无限的想象。听戏曲,你可自己补个段子。看小说故事,你可补它几十回。如若那件书画落在您手上,提字盖章请自便。一块玉成器後,被喜爱,被佩带,被陪葬,被挖掘,被贩卖,再被喜爱......在中国,一件作品完成后,它就不再只是作者的,它将开始自己的故事和旅途,直到劫毁。
壶也是如此,茶有茶道,壶有壶理,壶就是壶,是否能泡出好茶,决定了它的价值,价高形美却泡茶难喝,即使出自名家,我想也不会好到什么地步,名家的名也是浪得虚名。尤其是“异僧指引富贵土”、“供春兴创紫砂壶”的传说,都离不开和尚与寺庙,在滚滚红尘中,紫砂是与生俱来的超凡脱俗。
千里马也需要伯乐,好壶入俗人之手,不能善用,也是尴尬可惜之事。壶能遇识者,是壶的运气好,能善用善养,就是对壶的成全。
养壶如养女人,独养则专心,时常滋润,自然风干,采大气精华,暗藏神韵,日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