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巴蜀是茶叶文化的摇篮
下一主题:英国人眼中的中国茶文
农业 安化农民重视按季节生产,不违农时。有“春争一日,夏争一时”,“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树花开才下种”;“谷雨前,好种棉”,“七月葱,八月蒜”;“处暑荞,自露菜”等农谚。农民中也有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如元旦出行,从风向来占年岁丰歉;北主丰,南主歉;观天色以验岁之雨旸;明多旸,暗多雨。还有占候歌:“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丰年。”还有以立春日的庚甲来占岁的,如“甲乙是丰年,戊已损田园。丙丁遭大旱,庚辛人不利,壬癸水连天。”
农历二月十五日替小牛穿鼻,夏至日剪纸大钱,遍插田园以祀土地神。清末及民国时期,农民有各种禁忌,如每月杨公忌日(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以此下推,七月初一、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以此下推)不宜下种。新中国成立后,各种迷信习俗逐渐淘汰,农业及科技部门出版《农家历》,代替以往旧历书,向农民传播各种生产技术知识。
境内农民对秧田耕作非常精细、认真,故有“会作田的作一丘,不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