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华建民和他的“窑变壶
下一主题:顾治培紫砂壶艺人
汪寅仙于1943年6月出生在丁蜀镇的一个陶艺世家。也许是受父辈的影响,也许是她对陶瓷艺术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她从小就喜欢紫砂艺术。小学毕业以后,由于汪寅仙的弟妹多,家庭负担重,作为老大的她,便想早点跟人捏泥巴,为父母亲减轻一些压力。说来也巧,当地的陶业合作站正好要招收一批徒工。就这样,当时还不满15岁的她,进入陶业合作站的紫砂工场(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前身),踏上了漫长的紫砂艺术之路。
在紫砂工场,她拜老艺人吴云根为师,学习做茶壶的基本功,又在吴云根的引荐下,跟着朱可心学做花货。
当时,厂里的条件很艰苦,连电灯都没有,一到晚上,汪寅仙要做茶壶,只能点着蜡烛做。“梅花香自苦寒来”,她认为一个紫砂艺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像梅花那样傲霜斗雪。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她在后来创作了许多以梅为主题的茶壶。
真正让汪寅仙对紫砂艺术如痴如醉的是她跟着师傅朱可心学做项圣思的《桃杯》。那一年她才18岁,当这件国宝从南京博物院取来,放在她面前时,她简直惊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