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身价倍增三次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 2011-08-12 浏览 4740 次
现公私合营,进入完全的国有计划经济时代。但由于管理的粗放、大跃进的人为破坏,刚刚恢复的生产又不断遭受重大破坏,仅能相对满足内需,对外创汇则很困难。1966年文革后茶叶发展几成停顿状态。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熟茶发酵技术成熟,重新组合现有资源后省公司开始着手扩大国外市场。70年代后期经由香港茶商的中介,开始了同法国长期而稳定的普洱

茶贸易。并先后打开日本、东南亚等市场。此时对外交易的中心在香港及广州,产品主要为新制生、熟茶品。老茶尚未得到重视,直至80年代前期,香港的陈年茶

尚属滞销货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普洱茶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而开始推崇老茶。台湾的中医师、教师、气功师、太极拳师等发现了老茶补益气血的作用,导致陈年茶价格的

第一次抬升,香港旧茶成规模地销售至台湾,并形成一小股稳定的茶叶消费潮流。香港南天公司等一批新的业者进入这一领域,扩大了普洱茶的生产与出口。这一领

域的消费方面,香港仓老茶为重要流通品(当时价廉)。

上世纪90年代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