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个朝代,由于战争频繁,需要大量马匹,朝廷颁布了“榷茶制”的法令,对茶实行垄断政策。朝廷的目的只想有更多的
茶叶去换取更多的马匹。在这样的背景下,雅安
茶叶得到一个发展机会,
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焙(制)茶作坊大量出现,每年提供换马的
茶叶高达数百万斤,其中尤以焙茶作坊的出现最显重要。这种作坊最早始于农村,后来发展到城里。作坊雇请工人常年生产,从原料购进、加工焙制一直到销售均由作坊一体完成。到明以后,这种作坊统一被称为“茶号”(商号的意思)。“茶号”增加,行业扩大,附生产业应运而生。官府重税,茶商得利,百姓受益,有力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雅安边茶业的兴旺,吸引了中国北方的许多富商大贾,使他们把目光纷纷投向雅安。特别是自元代西征后,川陕合省而治,为陕西商旅大开了方便之门。大批陕西富商大贾纷纷南下四川,其中不少人就跻身于雅安边茶行业。在当时中国商业活动中,陕西商旅与山西商旅并驾齐名,他们实力雄厚,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他们陆续在雅安兴办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