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式吹风的方式进行。在做青方式上,闽南制法具有“轻晒、重摇、摇次少、轻发酵”的技术特点,而闽北乌龙茶则具有“重晒、轻摇、摇次多、重发酵”的技术特点。具体表现在闽北乌龙茶做青具有摇青次数多(8~12次)、摇青历时短、摇青程度轻、凉青时间短的特点。闽北乌龙茶做青适度标准为叶脉透明,叶色黄绿,叶片柔软如绸,叶形成汤匙状,叶缘朱砂红,达“三红七青”,青气消失,散发出浓烈花香。青叶减重率大约为25~28%,含水率约65 ~68%。闽北乌龙茶做青技术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茶树品种、鲜叶嫩度、萎凋程度、气候条件等“看青做青”。如水仙、梅占等含水量较高,而且是易发酵品种,操作要“轻、细、多摇少做”或“只摇不做”, 特别是极品茶更应如此;肉桂品种含水量高, 叶质肥厚, 且较难发酵,宜“重晒、轻摇、摇次多、重发酵”;对菜茶或水分较少的品种, 可以“少摇、多做、厚堆”。
3.炒青与揉捻
炒青是抑制酶的活性,停止酶促氧化作用;通过热化学作用,促进部分多酚类化合物受热加速自动氧化,散发青气,发展高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