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跃明论壶——略谈紫砂茶壶坯体的砂粒组成
发布时间 2011-09-03 浏览 6955 次
份的角分,并也扮演着透气性气孔率的主要原因。也有用已经经高温烧结并密致收缩的陶质,再由粉碎筛捡而得的砂料便是熟砂,再依配方多少参与泥中,制作效果及皮肤的肌理,而机理的感觉,完全靠粒度来表现。参入的方法有参砂、铺砂、嵌砂来区分。

  参砂,因为砂粒是在操练泥土时依比例渗入的砂粒均匀的分配在泥料中。参砂的优点是砂粒平均在胎内外密度感觉很平均,肌里的粒度很容易控制,视觉很柔雅。

  铺砂的意义是铺在上面,所以壶肚里没有砂粒,是在制作粒子在表皮的色彩点缀效果,如满天星的做法。是将粒子,洒干工作桌上,扫或吹成所需的密度,再将赶好泥片铺上,轻赶一番,粒子就粘入泥料了,每个粒子都能将较美的向外耀人,这是铺砂的最大特征。

   嵌砂分布是有意的安排,是刻意安排每个粒子的位置按嵌下去的,可以制作图案,也可以分布在所需的部位它的密度粒点的大小,位置都经过作者选定位置之后,按嵌下去,周边再抚柔平整。嵌砂的特点是每个粒都高凸很多,有的几乎有刮手感,色彩也比较明显,粒子比较大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