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11-09-05 浏览 6474 次
期十九世纪初到十九世纪末,即从清嘉庆到光绪年间,这个时期文士与紫砂艺人交往甚密,泛起了在壶上锥刻字画的风尚。紫砂壶的造型比较简朴,为在壶的平面上发挥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陈曼生和杨彭年。

  清代嘉庆到光绪年间,是紫砂壶造型艺术发展的转化期,此时以壶上镌刻字画为风尚。这一时期最凸起的代表人物并非陶人而是曾任县宰的文士陈曼生。陈曼生精于字画篆刻,紫砂壶受其影响,风格为之大变,式样渐趋典雅适古,大多是简朴的几何造型,宜于壶面表现字画艺术。创“十八壶式”,由名工杨彭年等制作,形制有“石瓢”、“半瓜”、“圆珠”、“合欢”、“合盘”、“井栏”、“传炉”、“葫芦”等样式,世称“曼生壶”。当时紫砂壶艺呈现一派景象形象万千的景象,成为紫砂工艺史上的黄金时代,原因是文人的介入,名士与名士的结合,实际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与热爱工艺的文人共同创造的”。与杨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