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黑茶:千两茶的传奇
发布时间 2011-09-06 浏览 5058 次

  道光元年(1821年),陕西茶商委托驻益阳的茶行汇款在安化收购黑茶。受委托的又转雇人员下乡收购,并将茶踩捆成包,当地人称这种捆包茶为“澧河茶”。为了便于运输,当地人又把收来的黑花茶踩捆成小圆柱形,每支定量为100两(16两老秤),故称“百两茶”。到同治年间,资水河畔的江南镇对河的边江村,几家刘姓茶农在“百两茶”的启示下,独创出千两花卷茶,重量为老秤1000两。

  千两茶创制成功后,由于封锁技术,只能在小范围内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大约过了三、四十年,千两茶发源地的正宗茶艺传人开始收徒授术,把这项传统手工技艺逐步向四周扩散,再代代相传,才不至于被历史长河所湮灭。

  1917年10月11日《大公报》所载《安化县署茶业调查报告》:“丁巳年(1917年)产红茶12万箱(每箱30公斤左右),黑茶(花卷)2万卷,引茶800票(每票2400公斤),以上折合共116900担(6971吨)。自后因欧战爆发,茶叶外销受阻,景况趋向衰弱。”文中提到的花卷,就是千两茶。又据1946年9月11日湖南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