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大红袍与准君子
下一主题:感性解读大红袍
历史上武夷茶的生产经营错综复杂,茶叶品名争艳斗奇,僧侣道士追逐茶利,富商大贾介入种制,官府大吏干预保护。
大红袍盛产地武夷山是奇秀甲于东南的世界自然、文化的双遗产地,属丹霞地貌,这里碧水丹山,有36奇峰、99怪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美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保护圈。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山茶农利用岩凹、石隙,沿岩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武夷名丛之命名,均先由有花名而来,盖以地形、树形、叶色、香型、滋味、发芽期、年代等为依据。2005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北京马连道茶城的马武先生,以19.8万拍得的20g母树大红袍茶,就长在武夷山九龙窠。天心寺僧云:“大红袍茶以嫩叶呈紫红色而得名。”此说较可靠,大红袍产地则所传不一。蒋叔南《游记》说:“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寺不能满一斤。天游?观?亦十数两耳。&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