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王老吉凉茶的概念提炼
下一主题:午后红茶&奥黛丽赫本
允许商业尝试的机会正在不断犯错中减少
■ 文 / 徐沁
7月10日,当可口可乐在各大电视台重磅推出由成龙父子演绎其一款“原叶”茶饮料的时候,旗下的另一款茶饮料—“茶研工坊”由于“量没做上去”,已正式全面停产。这不是可口可乐在中国茶饮料市场的第一次退出。
在中国茶饮料市场,可以说可口可乐屡战屡败,也同时不妥协于竞争对手。这也掩饰不了它在传统茶文化的发源地上的战略失当。问题出在哪里?
战略摇摆
其实拥有将近120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一直坚持本土化战略。它并没有固执己见地一味传播、销售美国观念,而是在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和种族中实施分而治之的策略。但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在中国茶饮料的本土化经营中却难见成绩?
可口可乐的“茶计划”究竟走了什么路?之前可口可乐曾经历4次“茶计划”更替:
第一次时间发生在1998年的9月,可口可乐推出“天与地”,这是该公司历史上第一个非碳酸饮料,此举直接触发了后来的竞争者“统一”、“康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