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湖南黑茶
发布时间 2011-10-18 浏览 7878 次
;几种。

  芽尖和白毛尖都是谷雨前后采制的细嫩芽叶,多白毫,状如雀舌,包装为一斤一篓,每60小篓装入一个套箱内,茶商作为馈赠达官贵人、亲朋好友的高级礼品。天尖以下各茶,质量渐粗,都是商品茶。其中贡尖又分头黄、二黄两种;生尖分为正号、副号两种。捆尖因叶片较宽,人工加以蒸捆、烘焙成为条形,拣出黄叶。清末以后,主要只生产天尖、贡尖、生尖三种。1972年改名为“湘尖”一号、二号、三号。1983年仍恢复原名。这些散茶至今还是依靠手工生产。

花卷(花砖)

  

  道光元年以前,陕西商人托茶栈雇人下乡采办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又改为“百两茶”,踩成小圆柱形。清同治年间,晋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压而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两,所以又称“千两茶”。花卷圆柱长5尺(166.5 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以边江村为主要产地,踩制技术为刘姓少数人所掌握,花卷茶做工精良,曾有茶商用水试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