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之历史底蕴
发布时间 2011-11-03 浏览 4658 次

中国茶叶起于巴蜀。在早期茶业史中,巴蜀地位突出,西汉时(公元前53年),“邑人”(当地人)吴理真在蒙顶五峰之间种植七株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人工植茶最早的地方。“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世代相传,家喻户晓,随后在长江中游和华中地区迅速发展。最早的黑茶也是四川生产的,由于蜀道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为减少体积,便于储运,古人在实践中选用渥堆、蒸压等方法,加工储运茶叶,致毛茶由绿变黑,做成的团茶、饼茶呈黑褐色,从而形成黑茶独特的风味。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据《甘肃通志》记载,明嘉靖三年(1524年),湖南安化就仿四川的‘乌茶’制法并加以改进,制成半发酵黑茶”(引自施兆鹏、朱海燕:湖南黑茶史上的‘甘引’与‘陕引’)。《明史·茶法》太祖:“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在此之前,五代·毛文锡《茶谱》:“有火番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