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当代诗稿未成气候 老
下一主题:古瓷收藏热度直线上升
不过,随着广州奇石爱好者的增多,该类食品奇石的成交倒是逐渐活跃,一个档口每周都能卖出几十件,肉类奇石是最受欢迎的品种。
广东地质局的项贤彪介绍说,从质地方面来看,类似“食物”的石材平凡至极,均达不到珠宝石材的档次,并无特殊价值而言。正因为如此,其在形态方面类似于食物的程度,决定了这些石材的收藏价值,长得像三分,还是完全像,价值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里出现的“东坡肉”,神态完全类似东坡肉,可与翡翠白菜等被列为国宝,属于无价之宝。而广州收藏者金先生家也藏有一块类似于肉类的奇石,只有几分神似,拿到地质局鉴定为同样玛瑙石材,却在花地湾的奇石头市场中只能卖出一两百元的价钱。
“食物”类奇石无外乎三个类别。一是类似于或熟或生的肉类,二是类似于水果蔬菜,三是类似于面包。市场比较来看,类似肉类的奇石价值最高,因为肉类本来就是有层次感、颜色多样。
鉴别:
提防造假者染色与变形
随着奇石收藏热的兴起,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反映到“食物”奇石方面,少有在质地上造假(因为绝大多数该类石质本身就不值钱),却在染色、变形上下足了工夫。
首先是“变形”,机器切割、人工打磨的“食物”远不如天然雕琢的值钱。为了让石材“酷似”食物,造假者一般用电锯磨轮修改原石。但无论工艺如何精湛,都难免留下痕迹。看其断层是否自然即可,越是真石,断层越混乱,越是人工品,越是整齐。
用指轻刮石材表面,如果很快就有碎屑掉下,且掉色后的内部颜色与表面不一致,就可断定这是染色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