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齿兽面形玉佩的造型复杂怪异,学界对它的研究和争议也较多,有勾云形玉佩的前身、勾云形玉佩的完全式造型、双鸟相背式、原始形态或抽象化的饕餮纹等种种推测。笔者认为,带齿兽面形玉佩虽然在形式上与勾云形玉佩一样,都在表面琢磨与器形及镂空的纹路走势相应的浅凹槽,但它们在创型理念上有所有同,在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上也找不到它们具有发展演变关系的证据。玉勾云形佩属于几何造型,其创型母源是来自于萨满在昏迷状态下“转迷溜”的幻像,萨满把他的幻像绘记下来,用玉雕刻成器,缝缀于神服上,用以引导萨满更快地进入昏迷、升天状态,与神沟通。它中央的旋涡代表灵魂升天时所见到的宇宙魂气旋涡图或是灵魂旋转升天的线路图,四角的弯勾则是浩大宇宙中的云朵,上面琢磨的宽缓浅凹沟代表流动的云气 。而带齿兽面形玉佩则属于动物造型的玉器。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带齿兽面纹玉佩,是迄今所知的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大的一件,它的圆眼似鸟类,而尖牙似兽类,有人认为其两侧镂空的附饰是侧视的龙首 ,这些特征说明它不是写实性的肖生造型玉器,而是通过想象和夸张,将几类动物的特征集于一身,而且表面琢磨出象征萨满灵魂升天时所幻觉的宇宙魂气旋涡图。其功能与东北亚地区史前岩画中常见的面具类似,是一种助萨满通神的灵物,呼唤萨满的灵感,帮助他尽快进入与神交流的昏迷状态。
(三)人形玉器
在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M4出土的人形玉器,呈站立祈祷状,双臂曲肘,双手立于胸前,双腿并足而立。在颈的两侧及后面对钻三通孔,出土于左侧盆骨外侧,可能是穿绳系挂于腰际的。
萨满(shaman)意为“知道”、“知晓”、“晓彻”,即最能通达、了解神意的人,能够畅游于宇宙三界,沟通人、神。萨满行神事主要依靠昏迷术(又称迷痴行为),当进入迷痴状态后,萨满的灵魂升入天穹,与神交往。萨满能够施行昏迷术,首要的一点是萨满本身具有一些常人不具备的敏知特质,还需要通过前任萨满的教授、本人的多年苦炼和修身,成就一套感应、致幻的神秘功法。前任历代萨满对现任萨满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除了将其功力、神衣传承给下任萨满,还具有实用的神力,能够在下任萨满施行法事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现作萨满对萨满谱系上的祖先都是极为尊崇的。在民族学中可见到保存的萨满教传承谱系及以前著名大萨满的画像。
根据民族学和萨满教的资料,我们可以确定上述的红山文化玉人是萨满祖先的雕像,拥有它的墓主人是即任的萨满,佩带前代大萨满的玉雕像,是希望大萨满的灵魂能够保佑和协助他进行神事。
五 小结
本文通过考古学与民族学资料的结合,将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置于萨满教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它们的创型理念与使用功能。
红山文化玉器的创型理念是由萨满进行神事活动的需要决定的,其功能均为萨满的神器,在萨满进行神事活动时,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
鸟、鴞、龟、鱼、鹰等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动物,因能帮助萨满与神沟通而被奉为神灵,都有帮助萨满与沟通的能力,缝缀于萨满神服上,象征其魂魄帮助萨满进行神事活动。
带齿兽面形器和各种形态的玉猪龙均不是写实性的肖生造型玉器,而是通过想象和夸张,集几类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其功能是助萨满通神的灵物,呼唤萨满的灵感,帮助他尽快进入与神交流的昏迷状态。
玉人是萨满祖先的雕像,拥有它的墓主人是即任的萨满,佩带前代大萨满的玉雕像,是希望大萨满的灵魂能够保佑和协助他进行神事。
由于历史的距离,我们对于原始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是难以完全正确地理解的,但是许多真正科学的结论最初总是由假设开始的,因此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詹姆斯G弗雷泽曾经说过:“我想我大概还不至于愚蠢到这种地步,以至于会把我在这些难题上的结论看作是最终的结论。” 这也代表了我对自己上述研究的看法,以此作为结语,恳请诸位前辈、同行在宽容的同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