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玉礼器与巫教
发布时间 2010-12-22 浏览 53277 次
黄、红、深绿、碧绿、紫、灰、白诸色。系由墨玉、玉髓、石英岩、大理石岩、蛇纹岩等质料制成,均属软玉。器形有牙璋、圭、斧、鉞、戈、刀、璧、璜等。玉雕艺术品有人头像、玉蚕、虎头、玉蝗、螳螂。玉器多出土在墓葬中。这批玉器除玉璧、玉璜可用作佩饰外,其余玉圭、玉斧、玉鉞、玉戚、玉刀的刃部钝厚,无使用痕迹,可见并非是实用器,而应是当时的礼器。特别是玉牙璋,发现了28件,其装饰的牙齿具有象征意义。它不是兵器,也不是生产工具,更不是装饰品,应是举行祭祀活动的礼器。玉刀发现近40件,又长又大,刀身有钻孔,同样不能实用。玉钺、玉戚、玉斧、玉戈是象征权威的法器。玉璧虽可作装饰,但也是一种礼器。这么多的礼器发现在墓葬中,墓主人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巫师。从出土玉质礼器的墓葬数量之多来看,石峁遗址在龙山文化时期曾有一个巫觋集团居住。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出土的玉器有玉钺、玉瑗、玉琮、玉铲等礼器和制作精良的玉梳、玉管、玉臂环等。其中以钺、瑗较为常见。凡是较大型的墓,随葬的玉器也就较多。在9座大型墓中,除出土有代表王室重器的龙盘、鼍鼓、特磬、土鼓外,还有玉钺、玉琮等。如M3015,出土各类随葬品178件,其中陶器14件,木器23件,玉石器达130件之多。较典型的玉钺或石钺,没有使用的痕迹,有的薄而细长,非实用器,且与代表王室的重器同出,表明它不再作为生产工具,而是作为礼仪用具了。

 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地层堆积分为两层,上层为龙山文化,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现的玉器有牙璧、环、鞍形玉饰、三角形玉饰、钏、和管等;在龙山文化墓葬中,发现了以鸟形、鸟头形、玉珠等相配成组的玉器。这种鸟形、鸟头形玉器,并非是一般的装饰玉,当有其深层的文化含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