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晋商宅院伴生出的艺术
下一主题:浅谈红木家具材质差价
唐以后,由于瓷器的兴起,逐渐取代了日用漆器,漆器作为生活用品便减少了。但是漆器作为工艺品,仍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工艺一直沿袭,并不断有所创新。其中,以宙代的“金银乎脱”、“剔红”,宋元时期的“雕红”最为著名。“金银平脱”就是把金银薄片雕成花纹胶粘在漆胎上,上漆后经打磨推光,现出闪闪发光的金银花纹,和漆面平托于器表,令人满目生辉。“剔红”是把朱漆层层涂在木胎或金属胎上,每上一层漆就用刀剔出深浅不同的花纹图案,从而使花纹图案呈现出立体感来。“雕红”是“剔红”的发展,底胎用金、银等贵金属,是一种高贵而精妙的观赏品。明朝人张应文在《清秘藏》一书中说:“宋人雕红漆器,宫中所用者多以金银为胎,妙在刀法圆熟,藏锋不露,用朱极鲜,漆极厚而无敲裂,所刻山水、楼阁、人物、鸟兽,皆俨若图画,为佳绝耳。”
我国的漆器及其制造技术,在汉、唐、宋时期就相继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以至中亚、西亚各国。因而,在古代世界中,漆器的生产成为亚洲的一门独特手工艺行业。在近代的世界中,随着新航路的发现,我国的漆器大量进入欧洲,受到了欧洲社会的欢迎。十七八世纪以来,欧洲各国都相继仿制漆器,并结合欧洲人的艺术特点,形成了所谓“罗柯柯”的艺术风格。漆器及其制造工艺技术,是我国历史上对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