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河南信阳五里店办事处
下一主题:广德县青年志愿者服务
区域品牌成为茶企名称的做法,可见是茶叶行业发展初期很不成熟的做法,在当时即表现出垄断经营的不公,在一定区域内使更多茶企在不同起跑线上竞争,对于占有所谓资源优势的企业来说,垄断又只是一个幻想罢了,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选择中改变,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恰恰制约着茶企经营范围的扩大。早期各地还有不少茶企在设法借助区域品牌美化自己,如标版铁观音专家、XX红茶专家、普洱茶专家等等,当市场需求多样性出现时,这些“专家”就给自己经营别的茶叶产品带上了“不专业”的帽子,如今一些“专家”已经悄悄甩掉了早期得意的桂冠,逐步淡化区域品牌优势向更广阔的品类发展。
近年来,各地茶叶市场消费呈更迭式发展,以福建为例,从绿茶到普洱茶,从普洱茶到铁观音,从铁观音到红茶,从红茶到岩茶,销售量的冠军在不断演变中,区域品牌成为企业名称和各路“专家”也在这消费浪潮中诞生,消费流行的改变对这类茶企影响最大,因而又出现“绿改红”等跟风现象。
消费市场的变化是不是告知茶企,经营某一类茶叶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呢?事实上许多快消品企业就是靠某一产品系列化经营做成了大蛋糕,茶叶企业为什么不可以?企根源不完全在于产品类别的稀少,而在于茶企商业模式的落后,在于对区域品牌历史文化的依赖,在此背景下,区域品牌的企业名称就成为垄断企业的绊脚石。<许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