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几十年来,陈郁榕走遍福建大大小小的茶山,每座茶山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每个茶区都出现过她的身影。为了学精评茶技术,白天,她和茶农一起扛着锄头上山;晚上,与茶农同吃同住。她深有感触地说:“所有的茶叶绝活都在民间,所有的茶农都是我的老师”。
她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实践经验编撰成文,独著或合著了《细辨闽名优乌龙茶品质特征》、《闽南乌龙茶毛茶品质特点和审评方法》、《福建省乌龙茶审评技巧及品质特征》等,还参与起草《武夷岩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样品)》,把长期的积累和同行的智慧凝结在一起,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多年来,陈郁榕一直有个心愿,就是退休后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后人。去年,她主动打报告,请求退休时间一到就离职。她的请求得到了组织的批准。退休不久,她就一头扎到茶区,登上茶山,出现在各类茶叶审评培训授课的讲台上。目前,已有千余名茶师得到过她的辅导。
除参与培训外,陈郁榕还热心帮助茶农提高茶叶效益。过去,茶叶由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定级,统一定价,统一调拨,不存在中间环节问题。现在,市场活了,茶农有了自主权,茶市价格变得不可比,拼配茶成为茶农增收的重要环节。为了使茶农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陈郁榕一有机会,就会教茶农如何拼配茶。
陈郁榕十分熟悉乌龙茶种植、制作的所有工序,只要闻闻茶香、品品茶汤,就能确定茶的特点、产地、工艺、有什么欠缺,等等。她戏称,评茶师需要具备的是“猪的脑袋、狗的鼻子和猫的嘴巴”,脑袋越“简单”,嗅觉越灵敏,口感越刁钻。她说,只要一开始评茶,她就如临无人之境,没有一丝杂念,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茶的特色、制作工艺。她那高超的评茶技艺得到了所有人的高度赞誉,在福建,不管哪个产茶区举办茶王赛,都邀请她担任主评委。
如今,陈郁榕已是国家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高级评茶师。但是,功成名就的她并没有沾沾自喜,始终认为自己永远是茶农的学生。她说,一定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回报给茶农,回报给社会,回报给生她、养她、育她的八闽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