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表现为:颗粒呈半条索状,较为弯曲紧结(如“蜻蜓头“),梗皮红褐亮;色泽乌黑发亮,红点明显;香气浓郁,音韵明显,带兰花香;口味醇厚,回甘持久;汤色呈橙黄色,有的偏深;叶底色泽偏深,主要呈墨绿色,叶面往往为绿叶红边,色泽均匀度要求较低。
后 者表现为:圆结重实,梗皮红或青,颗粒感强;色泽鲜绿,砂绿明显;香气清高郁长,有分兰花香、糖果香、水蜜桃香、生人参香及桂花香、地土香等等;音韵有分 香韵型(香韵型又分浓香型和清香型)、酸韵型(酸韵型又分熟酸型和青酸型)、综合型(香酸具备)等;滋味比传统铁观音更注重鲜爽甘鲜;汤色追求金黄色或黄 中显绿;叶底色泽鲜绿较均匀,无绿叶镶红边。
之所以形成两者的感官上的差别,主要在于做工的区别,具体表现在摇青、炒青、包揉、烘培等工序:
前者表现为:摇青重,炒青温度适中,容易形成“绿叶镶红边”;包揉力道适中(一般以手或脚人力制作),形成半条索状外形;发酵较重(形成口味浓郁)。
注:炒青温度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包揉力道由于受手工力道的限制。
由于机械化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如:炒青温度超过原先温度(高温炒青可使红边掉落或磨损,从而使泡出的茶汤不会偏红);包揉采用包揉机制作,紧结度大大提高;发酵度偏轻(使茶叶保持更鲜绿,口味清爽)。
误区二:铁观音越香越好
初入门者在购买铁观音时往往被一些茶商销售员灌输一些错误的概念,其中销售员多以香型迷惑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香味高的就是好铁观音。铁观音确实要讲究 香,但并非越香越好。香气好的铁观音多是生长在高海拔的山区,那里云雾多,日光漫射,紫外线强,茶叶部积累较多芳香物质,茶叶厚柔软,嫩性强。这些地方的 铁观音一般能制作出优质的茶香,价钱也较贵。此外,好的茶香与其品种有关。目前市面上较流行的品种是安溪铁观音,但安溪铁观音也不全部都是好的。安溪铁观 音基本可分为正枞铁观音、正宗铁观音、铁观音。这三种铁观音的茶香和价格相差很大。
正枞铁观音,以安溪原始“红芽歪尾桃”品种为原料,其香型 有黄桂香、芝兰香等幽香,茶价每500克在1000元以上。正宗铁观音,是以安溪区域内由原“红芽歪尾桃”变异出来,以红心、红英等品种茶树为原料,其香 型有乳花香、蜜兰香、青芳香、熟韵香等,茶价每500克为100元以上。铁观音是以铁观音茶的特定制法制成,但原料不一定纯正,鲜叶不一定来自安溪区域内 的铁观音茶种,如白样、白心、薄叶、竹叶等,其香型有花果香、千里香等,茶价每500克在30元以上。从整体表现来说,以铁观音茶等品种茶树为原材,用铁 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铁观音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有特殊的甘露味,即俗称的“观音韵”。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并非茉莉、玉兰的鲜花窑制而成,而是由 铁观音的茶树品种、气候、季节及独特工艺引发出来的天然香味。
误区三:只认铁观音,不看产区
认识了香味,还须对铁观音产区有所认 识。铁观音茶与产地关系密切,不同产地生产出的铁观音,品质有差异。同一个铁观音品种,在几公里范围内,就有不一样的表现。消费者不可能实地去察看各产区 的土壤和气候,但通过品茶实践可辨别出产区的茶较好。安溪铁观音茶的发展目前遍布安溪区域东西南北,且延伸到安溪县外或广东甚至台湾等地。因此买铁观音不 能光看“铁观音”,也要讲产地。此外,由于日照长,温差大,安溪东北产区的铁观音也有较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