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轻发酵铁观音的品质?
发布时间 2011-07-15 浏览 51655 次
,带酸铁观音被认为是顶极产品的代名词,这类产品极其罕见,都具有穿透力强、带有钻牙缝的感觉,饮完之后,不仅感 觉到强劲持久的回甘、还带有明显的生津感,给人美妙的品饮体验——酸而生津,这样的茶被称为顶极产品没有任何异议,但随着商业时代的到来,业界将其简单描 述为带 “酸”就是顶极好茶,恰好轻发工艺很容易让铁观音拥有酸感甚至酸味,结果导致带酸产品大量涌现,而这类带酸的轻发观音与传统观音的“酸而生津、回甘持久” 等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不过,这并不是说轻发观音的酸就一无是处,有相当一部分茶使用拖酸方法制造,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茶汤中带怪异的酸味、或者盖香带有令人不喜的酸,几无回甘,饮后难给人良好的感觉——显然,这类产品不是什么优质品。

另一部分制造成功的轻发观音也会带有“酸”——但它一种嗅觉概念而非味觉概念,也就是盖子闻起来有微酸且无异杂味,盖香中的酸与兰香并起,以幽雅兰 香为主;同时茶汤喝起来却没有酸味。这类香型被称为“青酸”或者“鲜酸”;如果茶品还带有明显的煌口特征,一般俗称为“煌口酸”或者“青煌酸”。但不论是 何种等级产品,都比较难出现酸而生津的感觉,这大概是由轻发工艺所先天决定的。

传统观音-正酸&熟酸:酸而生津,极品好茶,绝迹江湖[传统工艺已告别铁观音]。

轻发观音-鲜酸&青酸:盖香带酸韵,茶汤无酸味,酸指标几乎失去评定等级的意义;建议大家侧重于看观音的香型特征、持久与否,茶汤口感如何、耐泡度如何,等等指标。

轻发观音-煌口酸:煌口+青酸,煌口特征作为评定等级重要标准,如果茶汤能给人“鲜”的感觉,茶品等级更高。

轻发观音-歪酸:工艺处理不当,怪异的酸味,饮完后难有好的感受。

“观音韵”

观音韵的说法极为混乱,但归根结底,它非常好解释。首先,观音韵与“观音煌”不同,后者是闽南语方言,指的是实实在在的味觉和嗅觉概念,而“观音韵”是文 人墨客的作品,具体何人提出无从考证,但肯定是在传统观音时代。从文学角度来看,此处的 “韵”字与“余韵绕粱”的“韵”字同解,后者指的是一曲音乐终了,众人皆陶醉其中,音乐仍然在耳中回荡一般……“观音韵”所指的同样如此:在你喝完茶之 后,口中茶感良久存留,口中生津不断,宛如仍在饮茶一般。它描述的是茶品喝完以后一段时间的主观感受,而非是客观的味觉或者嗅觉概念。

关于“观音韵”的解释,属于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如果你愿意,当然也可以把它当作是某种味道,因为“观音韵”没有权威定义,大家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