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溪铁观音:壶里乾坤
下一主题:安溪本山茶品质特征
2005年至2007年,全县实际已完成12.5万亩的建设任务。2008年起,每年的建设任务由4万亩调整到2万亩,从重视数量向重视建设质量转变,生态茶园建设将更为科学。
在大力建设生态茶园的同时,安溪县还全面禁止开垦林地种茶,全面封山育林,连续5年开展“人种一树”的全民造绿、沿溪种竹活动。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2006年起,安溪县开展了“茶业万人培训工程”,截至目前,已培训各类涉茶人员近20万人次。
成立茶叶合作社,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是安溪茶业发展的又一大举措。安溪县31个村级茶业合作社,使全县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有了质的提升,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对接市场、应对竞争等目的。
一年一度的“茶王赛”,2006年底成功举办“中华茶文化安溪铁观音和谐高峰论坛”,2005年至2007年连续3年举办的“安溪铁观音神州行 ”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兴茶新理念;在2007年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中,刘勤晋、杨江帆、丁俊之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对新理念予以高度赞 誉。安溪县县长陈灿辉介绍说,2007年下半年,茶业“先行先试”的指导思想在全县深入广泛地推开。北部湾铁观音茶文化博览园和海峡两岸(安溪)现代茶业 合作示范基地先后规划建设。这两个以生态为基础,以山水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茶叶交易、涉茶产品展销、茶文化展示、茶叶历史挖掘为主线,集商住、会 展、销售、旅游、休闲、文化、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博览园将引领安溪茶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一缕醇香捧予君,甜了友谊醉了心;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现代安溪人正在创造着“点茶成金”的神话,不仅让铁观音闻名中外,更让铁观音造福百万安溪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