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镇的野生苦丁茶发展迅速
发布时间 2011-07-17 浏览 49820 次
华就托朋友从山上采了几株野生的苦丁茶,种在老家门前的庭院里。朱建华说,自己当时玩票的意义更浓厚些,只是大家都说野生苦丁茶移栽成活率低,想亲身试验一下——但没想到,移栽的几株居然都活了!

朱建华开始上心了,多年的生意场经历培育了他独特的商业嗅觉。经过长时间的调研,一个计划浮现脑际:发展一个野生苦丁茶生产基地。对此,他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资源丰富,后金宅村地处义南山区,近十万亩大山储藏着丰富的野生苦丁茶自然资源;区位地理优势,赤岸镇离城区较远,属农业镇,山青水秀,有利于发展纯天热、无污染的野生植物;良好的茶叶加工基础,可以将赤岸镇毛店村、后金宅村原有的茶叶生产、制作、销售方面的优势沿用到苦丁茶的开发上。

从此以后,朱建华开始有意识地紧锁服装生意的资金链。从1998年开始,他在自留山上适种野生苦丁茶。“自留山大概2亩的样子,我种了300株类属野生苦丁茶,都是大苗的。”朱建华说,自己的野生苦丁茶绝对货真价实,“我动员村民们上山挖野生苦丁茶,有多少,我买多少,最贵的一株苗花了500元。”

2000年,朱建华承包了村里近80亩的山地,开始不断扩张茶园规模。“30亩用于发展食用笋,剩下的50亩全部用于野生苦丁茶。”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资金开始收紧,进一步发展生产需要大笔资金,朱建华很果断地中止所有的商业往来,将全部的商业资金投入到野生苦丁茶的研究上。

“现代农业都要求规模化、科技化,这就对农业开发的资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几十万的资金,一个项目就很难开动。”朱建华说,曾经的商业积累给了他不少的资本,但面对日益加大的支出,自己依然感受到了压力。

悉心的努力很快得到回报,2002年,朱建华的野生苦丁茶栽培、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入选义乌市科技、星火计划,预计今年可以完成。在狠抓科研的同时,他也在着手打造属于自己的苦丁茶品牌,今年5月份,“金宅”苦丁茶商标获批。“现在,我已经初步确定好包装的规格,差不多明年,就可以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了。”

近年来,苦丁茶的市值一直处在上升的通道,从2003年的每公斤200元到今年的每公斤约300元,经济效益日益显著。在朱建华的带动下,赤岸镇的野生苦丁茶发展迅速,以后金宅村为主,加上周边的村庄,引种苦丁茶的农户达80余户,面积170余亩,一个野生苦丁茶生产、加工、销售集群初具雏型。

从门前的小院子,到自留小山,再到50余亩的大片庄园。朱建华说,他的目标是建立全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野生苦丁茶生产基地。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