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研究|《碧岩录》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1-07-19 浏览 54872 次
相谐相融。联中既有诗情又寓禅意,勾勒出一副祥和、空灵、澄明、恬静、慈悲的画面:猿抱子归,无猛兽之惊扰,惟母子相依之亲情,鸟衔花落,无风雨之侵袭,独自由飞翔之怡然。猿归青幛,暗寓彼岸之意,花落碧泉,内蕴涅槃之美,这与日本茶人心仪之境界有着哲理意蕴的契合与审美追求的趋同。难怪日本茶人对此联青目艮有加而高悬于室。这既是他们好《碧岩录》而爱屋及乌的情感流露,也是他们在晶茗参禅过程中一种氛围与意境营造的需求。

  禅与茶的结合,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可谓是一杯品不尽的香茗,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亦可谓是一泓淌不息的清泉。禅茶一味须心品,茶道源头以史证。史海钩沉,缺失难免,但历史脉络分明已清晰可辨,以《碧岩录》为主载体的夹山禅茶文化,对日本茶道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均有着其它文化所不曾发挥过的影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碧岩录》则是日本茶道的源头活水,数百年来,一直以其禅的意境、禅的思想、禅的智慧、禅的清明滋润着一代代日本茶人的心田。诚然,《碧岩录》中的很多理念与思想,并非园悟克勤禅师首创,亦非禅门一家之言,但我们在进行专题研究时,不能脱离研究主体的历史背景与特殊性。既然《碧岩录》曾在日本产生过巨大影响,既然珠光、绍鸥、利休等茶道开创者都曾深受《碧岩录》学术思想的深深熏陶,那么人主体与媒体的趋同点上寻循来胧去脉无疑是还历史的正确路径。"近水楼台先得月",《碧岩录》所闪烁出的智慧之光必然最先照抚在日本茶道的楼台上。《碧岩录》对日本茶道的影响,还表现在茶道的许多形式与礼仪上。其中许多禅语名句,或悬挂于茶庵茶室里,成为百代经典,或流行于茶人茶友间,成为"口头禅"。在现今日本茶道所盛行的禅语中,有许多是直接援引于《碧岩录》第六则,原音是云门文堰禅师对其弟子的开示,园悟克勤禅师在评唱时赞叹这句话可以贯古今。在日本茶道中,茶人们十分喜欢这句禅语,并努力实现它,力图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无论自己身边发生了什么事,都要认真地不慌不乱地喝好每一碗茶,体验"日日是好日"的禅境。

  参考文献:

  [1]胡孟圣:日本文化古今谈(M),大连出版社2003。
  [2]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东京:日本角川书店2001。
  [3]道瑞良秀: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M),何燕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原载《中国学术研究》 2008年第05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