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汝、官、哥窑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1-07-22 浏览 51978 次
明确。专家对此众说不一,有说在浙江的,也有说在江西的。关于这一点,只有寄希望于日后的考古发掘,以实物为证,来揭开陶瓷史上未解之谜。

关于哥窑的来历,民间曾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在浙江处州曾有章生一和章生二两兄弟,他们都是制瓷好手。兄弟俩人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因生一是兄,所以被称为“哥窑”,生二为弟,当然称为“弟窑”。哥哥的烧造技术比弟弟的高明,招致弟弟的的嫉恨。为破坏哥哥的声誉,弟弟就偷偷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添加了许多草木灰,而哥哥全无察觉。烧好后开窑一看。瓷器的釉全裂开了。裂得很有趣味,有的像冰裂纹,有的像鱼子纹,还有的像蟹爪纹。心地善良的哥哥见此情景惊呆了,只好拿到市场上去处理,却没有想到人们对这种带有裂纹的青釉瓷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销售得很好。哥窑由此闻名于天下,而弟弟的青瓷质量总是略逊于哥哥。

那么,传世的哥窑器又有哪些特征呢?

传世哥窑瓷器的胎体较厚,胎质细腻、有厚薄之分和瓷、砂之分,胎色为黑灰、深灰、浅灰和土黄。胎质粗松者叩之声音沙哑,呈色土黄,似欠火力。

釉质凝厚如堆脂、肥润有光,色泽有粉青、灰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器物里外披釉,多有缩釉小坑,均开裂成规格不同的冰裂纹片,色浅黄者如金丝,色黑者若铁线,两者相互交织,人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鳝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器形收缩不同,部位纹片也就不同,千变万化而又自然贴切。

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显微镜下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则光泽莹润,如滑如酥。器口沿多尖锐窄小,故厚釉难以留存而显现胎骨黑色,此一现象传统上称为“紫口”。垂釉多在口边稍下处形成略为高突的环行带,是为哥窑器之一绝。除宋“官窑”作品外,后世各窑口作品及历代仿宋哥窑器均无此特殊现象。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是陈没瓷,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器物为多。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瓶、贯耳瓶、菊瓣盘、兽耳炉、弦纹瓶、长颈瓶、立耳三足炉、鼎式炉、五足洗、葵口洗、葵口碗等。

宋代哥窑时代特征鲜明,琢器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拙、质朴、浑厚。底足工艺分为施釉裹足支钉烧和露胎圈足两种,多数器足因呈黑色而被称为“铁足”。支烧钉痕小若芝麻,小器物支钉数量为三五个,略大器物为六七个。鼎、炉的器里多留有不等的支钉痕,系叠套烧所致,此后无这一烧法。露胎圈足,足背平齐或略圆,修足干净利落,手抓不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