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窑在河南宜阳三里庙等处,故名。为宋代瓷窑。以烧青釉为主,兼烧白釉,白釉黑花及黑釉等品种。青釉施釉较厚、色多样。装饰有印花、刻花等。青瓷刻花先刻出花叶轮廓线、花筋叶脉以蓖状工具划刻,风格与耀州窑完全相同,碗内满刻菊瓣纹,罐的盖面刻百折纹,也与耀州窑风格相近。
宝丰窑:在河南省宝丰县,故名。为宋代陶瓷窑。 产品有白瓷、青瓷,低温三彩陶器等。青瓷 装饰有印花、刻花、印花缠枝菊花为多,纹饰清晰,线条细而圆润,与耀州窑风格雷同 。刻花花纹轮廓用刻花法,花叶筋脉用蓖划, 与耀州窑风格相同。近年在宝丰清凉寺一带 发现了烧瓷类似汝官窑产品的窑址,被认为是汝窑的所在地。
安阳窑:在今河南安阳北郊安阳桥附近,故名。 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窑址。 据此,可确定安阳地区部分隋墓出土青瓷是此窑所产。五十年代在善应、天僖二镇还发现宋 元时期窑址,前者专烧钧釉瓷器,后者烧白瓷; 二镇距磁州较近,但未发现有磁州窑风格的瓷器。
汴京官窑:北宋后期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由官府直接经营的瓷窑,故名。 官窑专为宫廷服务,有南北之分,宋代顾文荐《负宣杂录》有“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记载,明代《事物绀珠》、《留留青》因 袭此说。此窑继汝窑之后为宫廷烧制瓷器,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 器多仿古,胎骨深灰或紫色,釉色有粉青、月白,釉质晶莹润泽,有纹片,有紫口铁口特征,底有支钉烧痕。具体窑址至今尚未发现。
东窑: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专烧砖瓦。《宋会要》窑务条文载: “京东西窑务掌陶工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旧有东西二务景德四年废止,大中祥符二年复置东窑务。”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董窑条,调其特 征与官窑相似,而且又不及,今亦少见。明清两代谈瓷笔记多引用之。 但董窑实物未见传世,窑址亦无明确地址,或为东窑之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