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国应尽快建立“从土地到茶杯”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组织实施茶叶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茶叶企业应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综合管理,研制开发低毒高效的替代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同时进行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落实标样、预处理设备的统一订购,确定检测方法,以满足出口茶叶农残检测项目的要求。加强与国外实验室联系,有计划地进行技术交流与人才培训。
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出口的主体,应密切关注国外不断更新的茶叶农残标准,强化产业链监控。通过基地建设,加强对茶农的培训,严格按照欧盟有关的茶叶农残标准使用农药,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湖南省茶业公司的做法是,在实施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溯源制度,逐步扩建优质茶基地,并建立起完善的茶叶种植基地农药管理制度,实行农药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使用,强化了原料的源头管理。由于实施了积极应对技术壁垒的措施,近年来该公司有机茶年出口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长,出口欧盟的茶叶也连年保持全国前列。湖南省茶业公司人士特别强调,在挑战国外农残标准过程中最重要的启示是,公司通过联合茶农发展有机茶生产,不仅使广大茶农的茶叶生产观念发生巨大改变,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湖南省茶叶农残的普遍降低。
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勇说,该公司主要从四方面积极应对农残问题,一是严格实行产品备案,货源备案,尽量与熟悉的供应商合作,减少供应的中间环节;二是对原料进行预检;三是对预计有可能被查的茶叶品种或批次,事先拿去检验检疫确认,不惜提高化验成本来确保自己“不被列入黑名单”;四是寻求替代市场,即万一有一些批次通不过,可以迅速转到其它标准相对低一些的市场,如日本市场没通过,可以转向韩国等,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
龙大集团相关负责人王文说,他们对农残问题已经在做提前应对,包括加强从基地到源头的检测,并派相关技术人员赴日本学习,强化从基地建设、组织农民种植、发放农药、工厂仓储等各环节的监管。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专门的实验室,对生产的茶叶进行农残检测;还有专门的基地供茶农种植,统一采购农药,然后集中发放给农户,向他们宣传、指导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跟踪他们的使用情况,做好记录。整个种植过程都与农户签订协议,避免分散农户的无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