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茶文化,拓宽茶叶市场。一是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与各种大型茶叶展销和各种交流活动,承接台湾嘉义茶商到普安县江西坡茶园观光交流,组织部分企业到台湾参观学习。二是积极挖掘、打造普安茶文化,推进茶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融合。2009年举办了普安“三月三”采茶节,今年又举办了“2011中国·普安春茶节”,通过节会全方位宣传、推介普安茶叶产业。三是做好古茶树原产地文章。1963年在普安县普白林场发现了贵州最早的“四球茶”品种,1982年在普安和晴隆交界处发现了茶籽化石,为让古茶树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普安县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等省内外专家到普安县进行实地考察,并组织召开“普安县野生古茶树鉴定会”,得出“普安野生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四球茶’树,是目前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是珍稀古茶树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普安是茶树原产地之一”的权威鉴定意见,这对普安茶叶的溯源、市场推广和知名度是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着力于品牌打造,不断提高茶叶经济效益。近年来,普安县不断在打造茶叶品牌上下功夫,1999年“细寨雪芽”和“细寨银峰”分别获中国茶叶学会银质奖和优秀奖,2000年“精制绿茶”获新加坡、马来西亚国际博览会金奖。“2011中国·普安春茶节”拍卖会上,“普天春毫”以每市斤13.5万元价格成交,开创了普安县品牌茶叶单项销售的价格之最,并进一步提升了普安县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普安县茶叶经济效益不断凸显,普通茶叶已卖出200-500元/斤、高档茶叶卖出2000-3000元/斤的好价,茶叶已成为继烤烟之后的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目前,该县已建成茶园6.6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万亩,茶园覆盖江西坡、地瓜、罗汉、青山、龙吟、高棉等9个乡镇和11320余户农户。2010年,干茶产量达5330吨,实现产值7990万元,茶青产量达24000吨,茶青收入达7200万元,茶农户均收入突破5000元,茶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普安县人民政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