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壮大 成效明显 前景广阔——贵州茶产业发展回眸
发布时间 2011-08-07 浏览 50368 次
范园。完成了近400万亩规划新建茶园土壤pH值和主要重金属指标的检测,60万亩茶园通过认证。

  茶叶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科技含量增强。一半以上茶叶加工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车间,实现了全程连续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逐步从注重生产春茶向春夏秋三季并重生产转变,从重点利用独芽茶原料向一芽一叶、一芽数叶原料同步并重利用转变,从以绿茶产品为主向以绿茶为主,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以及茶多酚、茶籽油、茶饮料、超微茶粉等茶叶深加工产品同步开发转变,茶叶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2011年,春茶产量24280吨,产值29.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37.2%;名优茶产量6595吨,产值2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35.5%。预计夏秋茶产量44530吨,全年茶叶总产量70588吨,同比分别增长30.7%、28.6%。

  市场销售前景可观,形式多样。春茶销售总体形势比较好,2011年茶叶市场批发价格高的可以卖到每公斤2000元以上,大部分集中在每公斤1000元至1200元之间。湄潭、凤冈独芽茶的批发价格均在每公斤1200元至1400元。石阡苔茶、梵净山翠峰茶等名优茶出现茶商抢购现象。从专业市场看,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茶叶专业销售市场主要有贵州茶城、花果园太升茶叶市场等,年销售量上万吨,销售收入上亿元。茶叶流通形式呈现多样性,主要有:前店后园、茶庄、茶叶连锁店、超市茶叶专柜、批发市场交易兼零售、集团购买、茶叶配送体系、网上销售。

  区域品牌效应显现,力度加大。以茶型和茶类确立的区域品牌基本形成。一是以茶叶外形分:扁形茶以黔北的湄潭翠芽为代表;卷曲形茶以黔南的都匀毛尖为代表;珠形茶以黔北的凤冈锌硒茶为代表。二是以类型分:绿茶以湄潭翠芽、都匀毛尖、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为代表;红茶以“遵义红”为代表;“乌龙茶”以凤冈“锌硒乌龙茶”为代表。同时,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在省部级以上行业推介及评选活动中共获得各类金奖300多个,举办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万人品茗活动。湄潭、凤冈、石阡、金沙、贵定等地先后被评为名茶、富锌硒茶、贡茶、苔茶、苗岭茶乡等称号,都匀毛尖等品牌还获证明商标。先后评选出“贵州十大名茶”、“贵州五大名茶”、“贵州三大名茶”,贵州绿茶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