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代青白瓷的鉴定,往往多偏重于考察其烧造方法,冈为不同的烧瓷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特征,不同时代的烧造方法都会在瓷器造型、胎釉以及纹饰等方面留下不同的工艺痕迹。这些工艺痕迹,就是鉴定家们所谓的时代特征。
景德镇青白釉瓷器畅销南北各地,影响着南北各省的窑业生产,江西和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省的部分瓷窑都烧制与景德镇青白瓷风格相同的器物。
1.白舍窑
白舍窑在江西省南丰县白舍,宋元时专烧青白瓷,是景德镇以外最重要的青白瓷窑场之一。其产品质量很高,与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不相上下,成为与景德镇青白瓷争夺市场的对手。它的胎色白而且薄,细密坚致,瓷化的程度高。釉色白中泛青,釉质晶莹润泽。器型主要有碗、盘、虎、炉、盒、枕等,以碗的产量最大。壶的造型很有特色,一种是瓜棱式,一种是八方形。纹饰以刻花为多,有少量的剔花,题材以莲瓣、梅花为主。酱釉口刻花碗是白舍窑的代表作。南丰白舍窑青白瓷与景德镇窑青白瓷相似之处很多,不太容易区别。鉴别的关键之一是观察其器物底部:景德镇窑的器底部有黄褐色或黑褐色圆饼形垫饼痕,白舍窑的垫饼痕则不显得黄褐或黑褐色,痕迹色较浅。
2.潮州窑
潮州窑在广东省潮安县,潮安宋代属潮州,故称潮州窑,又称潮安窑,始烧于唐代,终于宋。宋代以烧青白瓷为主,兼烧青瓷和黑瓷等。
宋代产品胎质细密,胎色大致可分白、灰白或深灰等种,胎质细密坚致。釉色白,施釉较薄,积釉处显水青色,精品青白瓷的白釉也泛青,一般都有细小开片。宋代器形有碗、盘、杯、壶、瓶、炉、罐、盆、灯、粉盒、砚、笔架、佛像和玩具等。碗以敞口平底造型为多见,一般施釉不到底。少量碗为圈足或四花瓣口圈足,碗内凸起四条直线。青白瓷产品以外腹浮雕莲瓣纹炉和喇叭口、长颈、细长流、瓜棱腹的壶最具特色。装饰以划花为主,其次是雕刻、镂空和褐色点彩,印花很少见。划花线条简朴流畅,内容以弦纹、卷草纹、平行斜线纹为主,其次是蓖纹、莲瓣纹和云龙纹等。佛像的头、眼、须部常点以黑褐色彩。青瓷产品中较有特色的是贴花双鱼纹盘,双鱼纹是贴附上去的,釉色较淡,胎质较松,与南宋龙泉窑青瓷贴花双鱼纹有区别。器物一般采用垫饼或垫环装烧,故底足无釉。盆类器皿中有的采用叠烧法,盆内底留有支钉痕,一般为5个支钉痕。
景德镇青白瓷注子注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