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经典作品和其传承
发布时间 2011-08-31 浏览 41661 次
远松段壶松枝松干、树瘿刻画得精细入微。关于松的题材作. 品,历代艺人都有所创,并在此 。松段基础上加以: 变化,如束柴三友壶、松竹梅壶等。

竹段壶。竹段与梅段同为花货茶壶的经典题材,也是历代艺人必做的壶型,如陈荫千、朱可心的竹节提梁壶等。以竹入壶的形制很多,有竹节罐形提梁壶,有竹节提梁、双线竹古、圆竹提梁、竹提、扁竹、扁竹提梁、圈竹、新竹、高竹顶、四方竹段、四方抽角竹顶、圆竹段、竹节(高、矮)等,小型竹节壶、竹根壶、竹鼎壶、五竹壶等。冯桂林由四方竹段壶知名。

僧帽壶是受瓷器僧帽壶的启发而来,有多种形制。有李茂林款的僧帽壶,壶嘴短直,嵌盖,壶肩上平面有篆文一圈;有时大彬款的高僧帽壶和莲瓣僧帽壶,莲瓣僧帽壶壶身六瓣,鸭嘴流,莲瓣装饰上升到壶冠,耳型把上有一小扳手。当代顾景舟、周桂珍是擅长制作僧帽壶的高手。

石瓢壶是紫砂壶传统经典造型。溯源历史,有相关资料和实物佐证,当在清代乾、嘉年间,有记录说曼生壶中即有石瓢。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每人风格各异,其品种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石梅石瓢、景舟石瓢等,壶盖有压盖式石瓢、截盖式石瓢等,当代许多制壶高手多有所制,风格大同小异。有时同一人所做的石瓢壶中也多不同,例如徐汉棠先生就在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先后做过高石瓢、矮石瓢、开片石瓢、椭圆石瓢、云纹石瓢等,在石瓢壶上下过很深的功夫。对于这个传统作品,他以高石瓢为例,畅谈其造型特点:“(高石瓢)壶的体形是以两条抛物线结合而成,一条是从口至底的转角处,一条是底中心至底的转角处。两条拋物线略有不同,但要运用得当,结合得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盖虽是平盖,但实质上中高周低,中间和边沿有一毫米的差距;盖板线厚薄正好,线要圆、润,下边要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的交接要和顺而又要突出盖板线的圆整有劲。

“盖上的桥梁的(钮)是最关键之处,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变化较大。要抓住每一个细部:桥中央是最狭处,慢慢向两面延伸至盖,特别是与盖的结合处要形成椭圆形,但又不是整个的,而是个三分之二椭圆;的桥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其内孔与盖的结合处婉转匀称,内孔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的桥形成呼应;桥的两侧对称,处理手法难度较大,需耐心才能达成。

“壶嘴称为直筒暗嘴。首先注意长短、粗细的比例恰当,胥出自然,不能相差丝毫。从嘴头至壶身,逐渐加粗,就像是从壶体上生出来的感觉。至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但看起来有些喇叭形,这是视觉上的错觉。嘴的角度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嘴内径是出水门最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冲力有劲,不易涎水。

“壶把要与嘴对称,把内外都是和顺流利的三角形线条,把头与壶体结合,与嘴相同,自然流畅(把手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适。

“壶底部三足称围棋足,形如围棋子。足与底面结合清晰利落,三足位置呈等边三角形,要求匀称不偏,使整体统一,显示出一把壶的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