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三国两晋明南北朝陶瓷
下一主题:怎样才能“买对”中国
二、辨别真伪要慎重。真伪对于艺术品投资的重要性无需多言,真迹与赝品的价格也往往差之千里。拍卖会通常有二至三天的预展时间,建议投资者利用好这段时间,对感兴趣的作品仔细研究,对作品的风格、用笔,画的层次,书法的自然程度和功力,以及最后的落款和印章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知名书画家对一些细节同样非常讲究,以启功先生为例,启先生如在自家作画,所用必须是红星宣纸,用完印章后还会再加一道上粉的工序。而对于那些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者,邀请水平高的专家一同前往,不失为一条提高鉴赏能力、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目前活跃在一线的鉴定专家,人不在少数,其中青年的比例较大,他们尽管没有研究员的头衔,但是有着丰富的鉴赏经验,对价格的判断也是慎之又慎。此外,投资者如果发现拍品与目录不符或有未注明的瑕疵,也要即时向拍卖行提出询问,然后决定是否参与竞买。
三、竞价要慎重。在选择好拍品以后,投资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这件拍品定一个“心理价格”。“心理价格”其实就是投资者竞买的最高出价,这个价格应该结合投资者对某件物品的喜好程度、该物品的市场价格和增值潜力等方面因素来确定。在竞拍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拍品的价格超过了“心理价格”时,最好选择放弃,而不要脑子发热。除了个别的代表性作品,同一位书画家类似的作品会有很多,这次拍卖会上不能获得的,下一次拍卖会上可能就可以得到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拍卖的核心原则是价高者胜,即谁出的钱多,谁就是这次拍卖的获胜者。但投资者还应切记,拍卖获胜者并不一定就是拍卖的真正成功者,“明明1.5万元的拍品,却要花4.5万元获得,这次投资无疑就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