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明南北朝陶瓷
发布时间 2011-09-16 浏览 50372 次

重要窑场瓷器的特征:

三国瓷器产地以窑命名始于唐代,以产瓷地所在的州为名,称某州窑,或简称某窑。现代人研究唐以前瓷窑,为保持某地某窑产品的连贯性,仍借用唐以后命名。现在,由于发现的古代窑址越来越多,假如遇到唐宋时同一州的地域内发现多处瓷窑的情况,往往用窑址所在地的地名来命名了。用州命名的窑,大多数为文献上已载,历史上已成定论者。

1.越窑:窑址分布在浙江上虞、余姚,及宁波、奉化、萧山、湖州等地。上虞等地唐朝时属越州,帮这一带瓷窑称做越州窑,简称越窑。实际上形成一个产品基本一致的瓷窑体系。

这时期越窑瓷器的主要特征是:胎呈深浅不同的灰色,坚硬细致。釉为淡青色或青灰色,釉汁纯净。西晋时越窑开始流行釉上褐色彩装饰工艺。

由于瓷业发展,此时全国各地瓷器的风格渐趋一致,从器形到纹饰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正是我们鉴定瓷器的重要根据。因此,关于各窑的瓷器的器形、纹饰等,除特殊者外,都在下节介绍,本节只讲各窑瓷器的胎、工艺等特征,便于读者们辨别器物的窑口。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