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清代制瓷业的发展-顺
下一主题:明代的洪武和永乐瓷器
成化斗彩可用“质精色良”四字来概括,它不仅以细腻精湛的工艺取胜,而且以线条流畅的造型、薄如蝉翼的胎体、润如堆脂的质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调,在明清彩瓷中独树一帜。尤其是那釉下紧贴胎体幽静浓艳的青花、光滑洁白的釉面所闪耀的迷人色彩,与釉上绚丽灿烂的彩绘遥相呼应、争奇斗艳,给人一种优雅而又华贵、明快而又朦胧的美感。
成化斗彩之所以享有盛誉,不仅因为它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还因为其器形均小巧精致,为掌中把玩之物,开一代未有之奇。以成化斗彩中最大的“天”字罐为例,仅高13厘米,而宣德的青花罐一般则高达60厘米。再如:成化斗彩高足杯最大的口径为7.7厘米,而宣德青花高足杯口径却都在13厘米以上。此外,成化斗彩小杯直径基本为6厘米,小碟11厘米。有人把宣德朝器物比作“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把成化朝器物比作“晓风残月”的南国佳人,真是恰如其分。 成化斗彩所用的纹饰有子母鸡、花草蝴蝶、葡萄、婴戏、仕女、高士等。
四、成化脱胎瓷
这是一种展示制业高超胎土配方、修坯、烧造工艺的艺术杰作。这种瓷器胎料有特殊配方,修坯工艺极其繁复精细,工艺程序达100多道:粗修、细修定型,粘接、修外型,荡内釉、精修,施外釉等等,而且每一道工序均须极为细心,稍不留神则前功尽弃。人们形容此种薄胎瓷的修胎工艺几乎达到了多修一刀太薄,少修一刀太厚的程度。胎体薄过蛋壳,几乎有釉无胎,故名“脱胎”。不难明白,成化脱胎瓷主要是小件陈设瓷,因制作极其不容易,保存很难,传世品极少,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