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春季如何避免过敏性哮
下一主题:什么人不宜服用阿司匹
长期抗战型:有些网友患丘疹性荨麻疹多年,每年3~9月,身上就出花生米大小的疙瘩,严重时还有水泡。这情况多属于过敏体质,这类人吃进去的、喝进去的、闻进去的都可能造成过敏。水泡属于比较严重的症状,而过敏药物对重症效果不明显。
建议: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可以打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菌多糖核酸,隔天打一次,连续打两个月左右,过敏的状况会减轻。如果是孕妇,就打半个月左右,而且这类药不会影响哺乳。此外,少吃高蛋白和添加剂多的半成品等,也能减轻过敏病症。
药物过敏型:对于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目前还没有办法检查药物过敏原,也没有很好的脱敏办法。
建议:这类人群应该认真记录过敏原,在每一次用药前详细写在病历本上提醒医生,生活中穿着、饮食简单为好。有严重过敏史的人家里要备一些片剂的急救药物,如强的松,一旦有过敏迹象,一次性口服6~10片,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抗过敏的西替利嗪等也可以在家中备用。
人工荨麻疹型:还有一些网友的皮肤过敏表现为:每次脱衣服时,大腿、肩膀、后背,遇冷风痒,稍微一挠就起一道划痕,暖和后20分钟就好了,如此反复。这种情况可能是人工荨麻疹,也叫皮肤划痕。
建议:这类患者可能是过敏体质,最好远离易过敏的东西,如酒、海鲜、含添加剂的半成品等。此外,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药物。
健康提示:建议女性朋友,不要过勤更换化妆品和使用香味太浓的化妆品。另外,还应注意饮食,不要过量饮酒、吸烟和吃海鲜等,以免食物刺激引起过敏。同时保证睡眠,生活要有规律。而体质属于热性的人,应少吃肥甘厚味、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肠胃湿热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