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的润格
发布时间 2011-10-27 浏览 51524 次
长人物画,其次山水画,至于花鸟则不是他的长处。因此其作品卖价最高的是人物画,如《四侧横披一轴》30两,《洞宾轴》30两;其次为山水画,如《子陵雪景轴》25两;再次为花鸟画,如《竹鱼轴》20两,《鱼图轴》价格最低,仅4两。

  四、画幅面积对画价影响突出。以商喜的山水画为例,取各种画幅的最高价排列:《子陵雪景轴》25两,《山水人物小横披》12两,《山水扇面轴》5两。按面积,这几幅画大致形成了10:5:2的比例关系,与画价的25:12:5的比例关系是一致的。

  从这里不难看出,郑板桥润格并不是偶然的。客观上,在清初书画市场上,已约定俗成地存在着市场机制。

           清代画市的购买力

  前面所说的画价,一直在用银两计算,我们不妨用更直观的方式表述一下: 清代大文人钱咏《履园丛话》载:至本朝顺治初,良田不过二三两。康熙年间,长至四五两不等。雍正年间,仍复顺治初价值。至乾隆初年。然余五六岁时,亦不过七八两,上者十余两。

  钱咏五六岁时是乾隆二十八九年(1763~1764年),郑板桥的笔榜是乾隆二十四年所定,时间相差不太大。由此可见,当时郑板桥一大幅画,价值约近一亩良田。这样的价钱对于一般中下层平民来说,已不是小数目,但对于富商权贵来说还是相当低廉的。

  清代市场上古人的画作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倪云林一幅山水的估价大约是白银 120两。倪云林因是元代名家,故其作品价格就比一般古画高出一个档次,相当于郑板桥一幅大画价钱的20倍。若是古代名家的名作,售价更高得惊人。王维名作《江山雪霁卷》,明代董其昌曾称之为“海内墨皇”。本来是华亭王氏的嫁奁中物,后被毕润飞以1300两买去。这个价格相当于郑板桥一幅大画价钱的217倍。

  由此可见,艺术品作为超越时空的价值载体,具有其它财富不可比拟的增值性。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