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瓷器是指近期出土的瓷器,它的特点也很明显,因为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器物产生的变化也很有规律,主要还是应该去观察物体的本质变化。胎质、釉色和彩料等几个方面当然是重点。出土瓷器的胎质也具有湿润的特点,釉面受到地下矿物质的侵蚀大多会有自然变化的土气。青花料呈色也会有丰富的变化,而釉上彩料大部分会有损伤,入土的时间长则变化相对多一些。在鉴定这类器物时也要综合判断,不要只以某一特点来认定全部。
半出土瓷器是相对于传世和出土瓷器而言,指的是出土了一段时间后某些特征已向传世瓷器发展、但又和传世瓷器有区别的器物,也包括一些“库出”器(出窑后没有使用过的瓷器)。这一类瓷器鉴定难度最大,在鉴定时需要通过细微的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差别。所以鉴定中所有的特征都应该围绕着整体,通过局部观察,然后回到综合认定。只有这样才是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去鉴定瓷器,才是合乎辩证逻缉、具有科学性的鉴定方法。
四、独具个性的审美能力是对鉴定的补充
审美能力作为外在因素对鉴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审美包含收藏者对历史、文化的个人认识,对美的理解。审美的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收藏的品位。
审美能力在瓷器的造型和纹饰的认识上体现最为突出。对器物鉴定真伪确认之后,了解造型和纹饰的特点对瓷器的断代很有作用。首先在鉴定中要熟悉各个时期造型和纹饰的特点,同一品种的器物在不同时期会有特定的造型,如宋以来梅瓶、玉壶春瓶等在各代都有烧制,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的差异。有些器型则更能体现当时的特色而成为名品,元代的各式罐气势逼人,敦厚大度。永乐、宣德时期的梅瓶,折壶制作精细,独具匠心。成化鸡缸杯轻盈隽秀,唯美绝后,十分脱俗。嘉靖葫芦瓶,古朴厚重。康熙棒槌瓶,造型挺拔。乾隆时期还有许多奇巧的型制出现,造型都很华丽和精巧。此外还要认识各时期纹饰特点,装饰纹样,题材,表现手法等。元代在题材出现了大量的人物故事图案,永乐、宣德时期的海水龙,正德的阿拉伯文,嘉靖、万历的道教图案,康熙的战争故事图,雍正瓷的过枝花、皮球花等都很有代表性。
在绘画的笔意上也要有意会,元朝的用笔大胆豪放,再加上苏麻离青的呈色极像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画。永乐、宣德时期用笔洒脱,挥洒自如,笔意的节奏感强。到了康熙时期绘画可谓豪放粗犷和精致细腻并存。乾隆绘画严谨而细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同时还出现了名家作品。
所以对造型和纹饰的了解不但能使我们更好的鉴定和断代,也能进一步提升审美水平。收藏中也要更多地去了解社会、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律,了解别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刻、书法、各种手工艺品对瓷器发展的影响,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自然也提高了我们的鉴定水平。
瓷器的鉴定是一门学问,收藏的苦乐个人自知。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鉴定方法,同时能认真实践,关注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成果,刻苦钻研业务,肯定能成为懂得鉴定的行家里手。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中有知,知中有乐,这才是收藏要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