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s:Tea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0 前言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和我国政府针对人口日益增长、耕地日益减少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三个严重问题提出的农业发展战略。其意义是指持续性地而不是短暂的或间隙性地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低消耗的农业发展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可理解为“生态型农业”或“环境型农业”,因为只有生态型农业或环境型农业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我国的茶叶生产从1949年建国起到1998年,除了1961~1964年以及1989~1990年总产量有下降外,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近半个世纪来,我国茶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国家政策和科技进步等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植保是其中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作物,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热带和暖温带,气候条件温暖高湿,树冠茂密郁闭,生态条件相对稳定,适宜于病虫杂草蔓延、繁衍和孳生。我国已记载的茶树害虫种类有430种,病害近100种[1],其中造成危害的,每年约给茶叶生产带来10%~20%的产量损失,在局部地区和局部年份损失则更大。植保技术的实施则为生产挽回了大部分损失。下面就茶树植保在可持续发展茶业的发展趋势和内涵作一论述。1 茶树植保的历史回顾——从CC到TPC和IPC到IPM
从50年代到本世纪末的半个世纪间,茶树植保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 化学防治(CC)阶段
这个阶段覆盖了50年代至60年代约20年的时间。
共和国成立后,着手治愈战争创伤,茶叶生产也处于恢复阶段。有机合成农药是从40年代中期诞生的,在中国的这个阶段里正处于发展时期。二二三、六六六既价廉又高效,从50年代初起几乎占领了所有的农业市场,同样也席卷了茶树植保,成了50年代茶叶生产上的万灵药。当时的害虫区系主要是一些食叶的鳞翅目幼虫类,如浙江、江苏的茶尺蠖,湖南、江西、四川、浙中和浙西的茶毛虫,以及全国均有发生的刺蛾、蓑蛾类。然而不到几年时间,即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这些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天敌大量被杀伤,生态系内部的种群自然平衡遭到了破坏;茶叶生产上的害虫区系演替现象异常明显地显露出来,在我国东南部茶区普遍出现蚧类的危害,使得茶叶生产面临了新的威胁。出现的另一个严重的负面效应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二二三和六六六的稳定性使得某些茶叶中的残留水平超标达10~100倍。这个问题至少持续了30年之久,所谓化学农药应用后的3R问题(Residue,残留;Resistance,抗生:Resurgence,再猖獗)在茶叶生产上已暴露无遗。从60年代初开始,用有机磷农药取代有机氯农药,但很快又在60年代末出现了第二次害虫区系的演替,过去很少出现的多种茶叶螨类和叶蝉类在茶叶生产上再次猖獗成灾[2]。化学合成农药的应用与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它有利也有弊,不能单纯依靠这一种手段来解决有害生物的防治,并且使用不当将会产生周期的负面效应。
1.2 全部种群防治(TPC)和害虫综合防治(IPC)阶段
这个阶段覆盖了70年代至80年代初。
从70年代起,国际上曾提出了全部种群防治(Total Population Control)理论,主张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化学防治,将害虫彻底消灭。通过上述CC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不能单纯依赖于化学防治,而必须运用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在内的害虫综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Control)。我国尽管早在50年代就曾提出综合防治,但真正系统地提出是在1975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会上确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我国植保工作方针。在茶叶生产中,虽然在有害生物防治策略上已强调综合措施的应用,但其目标仍着眼于“消灭”害虫,即接近国外的TPC防治策略。而“治早、治小、治了”的防治口号,则缺乏种群间的生态平衡观念。在这个阶段中,在防治措施上仍然偏重于化学防治,因而害虫的再猖獗现象仍时有发生。比较典型的实例是,从70年代后期起,黑刺粉虱在江南茶区的流行猖獗。与第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虽然增加了综合防治的内容,并在化学农药使用上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同时实行了安全使用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在农药品种选用和农药残留问题上有了明显的改进,但在策略上对种群不是“控制”而是“消灭”,另一方面,生物和农业防治上的关键技术也尚未解决,因此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上的综合防治。
1.3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阶段
这个阶段从总体上看始于80年代初。
通过建国来30多年的防治实践,人们开始认识到,有害生物的防治,要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rgrated Pest Management)的概念,即在防治策略上,是以保持生态系的平衡为目标,将有害生物用生态调控的方法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而不是消灭有害生物种群;在防治措施上,是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尽可能应用生物防治手段,辅之以化学防治等多种战术,以此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标。因此与上述“CC”、“TPC”、“IPC”理论相比,IPM理论具有3个特点:一是宏观性(不只考虑目标生物,还要考虑生态的平衡和种群的多样性);二是协调性(强调农业、化学和生物各措施间的协调和互补);三是持续性(强调生态调控,达到长期抑制有害生物种群)。
由于广大茶区贯彻了以IPM为目标的综合治理体系,从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茶树植保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2 茶叶生产实施IPM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2.1 茶园IPM实施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个生态系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推动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生态系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此外,人为因素(如施药和栽培技术改变)的干扰,种群的平衡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从传统的植物保护到可持续的IPM,对茶树的保护不是一个单纯的针对防治对象的问题,而应从生态系的整体观念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生物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既要考虑当时当地的病虫害,也要考虑到未来及更大空间的病虫害,既要考虑当代的人类和环境,也要考虑到未来的人类和环境。
2.2 茶园实施IPM的关键技术
2.2.1 改善茶园环境,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
茶园是茶树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种群的栖息生境,保护好茶园环境的生态平衡以及重视茶园周围的生态环境(如保持茶园树冠的密集郁闭度和茶园周围的植树造林),有助于茶园生态系的生物多样性和发挥茶园的自然调控能力,从而达到茶园生态系中的种群平衡。这对实施良好的IPM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外部生态条件。
在改善和保护茶园生态环境中,要充分运用如下生态学原理:
a)食物链原理。生态系是由一连串互相依赖的食物链组成的,例如茶树一茶园害虫—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化学农药导致害虫再猖獗的主要原因在于杀灭了食物链中的天敌营养级,从而使得害虫种群上升。因此,保持食物链的各营养级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b)共生互惠原理。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共生互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应充分发挥系统内外一切可利用的互惠因素,如创造茶园中有益生物所必需的阴湿环境,使其在茶园中能以优势地位与其他生物共生。此外,管理好茶园周围的林木环境,这样既能保持和调节茶园的小气候可又提供大量的天敌资源。
c)相争相克、协同进化原理。自然界除了存在共生互惠外,也同样存在着物种间的激烈竞争和相克,导致优胜劣汰,使生态系统保持新的暂时平衡,达到协同进化。因此,要在掌握生态系中有益生物资源的基础上,创造适宜的空间条件,为有益生物资源创造有利的生态位。
2.2.2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加强生态调控的力度
以田间栽培管理为基础的农业防治,由于它是以改变茶园生态系的栖息生境为主要目标的,因而是一种温和的调节措施,故在IPM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在发展新茶园时,要注意无性系品种的选择和搭配,尽可能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的品种,如日本曾因大面积种植薮北品种造成了炭疽病的大发生[3];要注意选用对当地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