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南宋运瓷船惊现常山港
下一主题:收藏书画要研究历史
近年来,中国古瓷在拍卖会上屡屡创出高价。1999年,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小杯拍出2917万港元的价位。仅仅1年之后,这个价位便被刷新。2000年,在香港佳士德拍卖会上,清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尊”以3304.5万港元成交。同一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以4404.475万港元成交,创下了中国官窑瓷器交易的世界纪录。该件创下破纪录成交价的明朝古董,据悉曾是已故著名收藏家胡惠春的藏品,现存世的同类五彩鱼藻纹盖罐在国际级博物馆内和私人收藏家手中仅有两件。
■民窑身价渐涨
瓷器的发明源自陶器,即原始青瓷。到两汉时,我国瓷器工艺进入成熟阶段,到晋代才第一次在中国文字史上出现“瓷”字。瓷器的生产在唐代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的巅峰时期,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钧、定便产生于这个时期,到元代出现青花釉里红,明清彩瓷在青花瓷盛行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清代彩瓷还发展出了粉彩、珐琅彩、各种颜色釉等。专家介绍,元代以前的瓷器,称为古瓷。有关专家认为,就稀有度、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等各方面来看,宋瓷显然要超过明清瓷器。但目前明清瓷器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等原因,价格普遍高于宋瓷5至10倍。
瓷器作为收藏热门,真品在市场上已经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也都价格不菲。金伯宏先生认为,近年来,民窑(即民间大众为满足生活需要而烧制的瓷器)开始逐渐为一些藏家所青睐。他认为,乾隆以前的民窑比较具有收藏价值,且由于目前价位不高,尚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