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谈古代书画中传字款字
下一主题:斗彩刍议
1、 民窑瓷器发展的规律性特点
根据考古调查积累的资料判断,民窑瓷器发展的规律性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瓷器手工业作坊开始出现时,对瓷土等原料有很强的依赖性,主要是单家独户生产的手工业作坊,在出瓷土的地方建窑,生产民众日常生活用具,如碗、盘、碟、瓶、罐等类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有的作坊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金,技术力量较强,品种日益丰富,瓷器水平也比较高。资金和技术较弱的小作坊,产品单调,艺术水平低。瓷器是比青铜器、漆器、木器等任何材料制作的用具都受欢迎的用品,一个作坊建立起来,生产出大家都喜爱的瓷器,享有一定的名声,周围会有人来建窑办作坊,生产同类或相似的产品,形成巨大的瓷窑群。春秋战国和汉代的浙江杭州湾、宁绍平原的上虞、萧山、绍兴、余姚、宁波等地的原始青瓷、早期青瓷和印纹硬陶的窑群就是这样发展的例证。在绍兴富盛、萧山进化区等地,考古工作者发现规模巨大的窑址群有二十多处。以富盛竹园窑址群为例,面积在一万平米以上,用龙窑烧瓷,很多作坊有上下叠压的龙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