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艺的特点是:根本不需要中间冷却环节。在第一次高温浸提后,所有中间工艺过程都是在自然温降过程中进行,最后是以较小幅度的升温即可达到杀菌温度。
在理论上,冷却所需的耗能量都大于同等温差幅度升温的耗能量,所以彻底不需冷却的节能效果是更为有效的,对茶饮料生产成本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新工艺的节能效果的理论值接近66%。这是指由于省略了中间制冷环节(33%)和节约了再次加热所需的热能(33%)。当然这是理论值,实际上会有一定出入。
5、新工艺的适用范围和澄清效果
茶饮料的澄清新工艺经多次重复实验,证明:
适用于纯茶饮料:低糖或无糖的绿茶、乌龙茶、滇红茶、祁门红茶、普洱茶饮料。
将经过澄清新工艺处理过的以上各种茶饮料,都在冷冻后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冷冻至2℃温度时,在茶液中已经出现了冰霜,但仍无冷后浑现象发生,并仍能够感觉到明显的茶滋味和茶香。目前市场中畅销的大部分茶饮料都还承受不了这样的冷冻实验。一般到这个温度点都会发生浑浊,降低透明度。
6、浸提方法对澄清效果的影响
不同的浸提方法,不仅对茶饮料的茶味、茶香和茶色有很大影响,而且对茶饮料的澄清透明度也影响重大。
茶饮料的澄清新工艺需使用与其相配套的特殊浸提工艺。
据记者了解,如何同思茅一起,联合提升普洱茶品牌,上海一些企业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云南茶文化的整体挖掘、对古茶园的旅游观赏,均是大有潜力的合作项目。
茶饮料制作方法的简要说明
1、流行制作方法
茶叶——浸提(85℃/15`)——粗滤(80℃)——迅速冷却(5℃)——精滤(5℃)——调配(80℃)——高温杀菌(90℃/15`)——灌装(88℃)封盖
2、孙庆文和侯庆的制作方法
茶叶——浸提(>85)——粗滤(80℃)——澄清处理(80℃)——调配(80℃)——精滤(75℃))——杀菌(90℃)——灌装(88℃)封盖
3、方法1和2的主要区别
方法1:高温浸提,冷却出浑后精滤澄清,最后再提高温度灭菌。
方法2:浸提后保持自然温降,高温澄清,最后也高温杀菌。
4、方法2的优势